核心閱讀 ●中國正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上攀升,科技進步將引領中國經濟繼續前行 ●面對風險與挑戰,應完善宏觀調控、推進結構性改革、妥善處理風險 ●中國將通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融入全球分工體系,...
放眼當下,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充當全球經濟“穩定劑”角色的中國備受關注。中國如何參與維護全球金融穩定?中國經濟如何邁過結構調整之檻?財稅體制改革如何深化?如何更好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上,...
當前,全球經濟連續5年增長勢頭放緩,國際投資和貿易明顯下滑,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動蕩,有的甚至出現財政惡化的跡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將近10年,全球經濟不僅沒有徹底擺脫危機影響,...
核心提示 ■ 新經濟意在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的內在品質,以“新”帶動發展的可持續性 ■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產品、新服務等新動能不斷積聚,新經濟形態呼之欲出 ■ 新動能的產生、新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對現有體制機制進一步突破 ...
“十三五”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支撐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強調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積極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努力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核心要點: ■ 近來國際上一些輿論刻意唱空中國,妄言中國經濟將出現“硬著陸”,拖累世界經濟增長,導致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加劇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困難。這種“中國拖累論”與以往的“中國威脅論”一樣,...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
國企員工終于可以成為國企的股東了。 日前,財政部、科技部、國資委聯合對外發文稱,從3月1日開始,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國有科技型企業員工持股和分紅激勵工作。員工持股也被寫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中國在改革開放長達33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年均9.9%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當人們習慣于這個高速增長之后,對2012年以來中國增長減速,就容易產生疑惑。即使那些曾經高度贊譽中國經濟成績的觀察者,...
備受關注的國企改革出現更為積極的信號。《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多省市了解到,就在國資委宣布實施“國企十項改革”試點的同時,地方國企改革也已經進入政策落地期,包括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市都紛紛制定相關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