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中國企業“走出去”成為熱門話題之一。這種熱在會后也得到延續。多家央企的領導接受采訪暢談“走出去”歷程以及未來藍圖。 當下中企“走出去”風頭正勁。經過30多年的苦修,中國企業已經逐漸壯大起來,...
國企國資改革是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進入到改革深水區,“硬骨頭”該怎么啃?不少代表、委員認為,改革關系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既要大膽試也要防止“急躁癥”,關鍵是劃定邊界、規范進行,挖掘各類資本的潛力和活力,...
國企改革牽動人心,人們期待頂層設計,期待路線圖。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原副主任黃淑和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正在研究討論國企改革方案,研究以后要報送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五月初即將開工,這是核電重啟以來,我國第一個正式落地的國產三代核電技術機組。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華龍一號”是以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20多年核電建設運營成熟經驗為基礎,汲取世界先進設計理念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成果。...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加快推進,我國裝備“走出去”也在加速前行。商務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第一季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貿易占到全部的26%。國家發改委也表態將繼續深入推進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
2015年是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也是我國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近年來,我國在核電領域開展了安全系統檢查,同時對在運核電機組進行了技術安全改進,為核電重啟做了充分的準備。與此同時,我國的核電裝備“走出去”...
全面深化改革關系到黨和人民事業前途命運,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核準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范機組,這是我國時隔4年后重新啟動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對我國能源行業轉型作用明顯;同時,“華龍一號”將成為繼高鐵之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另一張亮麗“名片” 4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
現有的經濟學理論證明,市場經濟是現代經濟發展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是,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不同國家卻表現出迥異的經濟績效,早先建立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中,經濟發達的也是少數幾個。那么究竟怎樣走向市場經濟才是正確的路徑?...
30日上午,中電投黃河公司在青海西寧舉行發布會,展示了該公司在光伏發電領域取得的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 黃河公司擁有龍羊峽、拉西瓦、公伯峽等16座大中型水電站,水電裝機容量1264.04萬千瓦,全部為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