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設計師王波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人民就醫難的問題。但不可回避的是醫保存在對一些疾病沒有納入醫療保障,或醫療保障范圍內治療用藥不能有效治療的問題。當下的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老齡社會,如何讓老人有質量、有尊嚴地度過晚年?這是關系到每一個人切身利益也是關系到社會穩定的現實問題。
王波舉例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眼底黃斑變性,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往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藥物來治療濕性黃斑變性。以前治療眼底黃斑變性的藥物多數為進口產品,每月1次,對于多數患者及其家庭而言,帶來的經濟負擔難以承受。2013年年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的藥物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費用減少了三分之二。
該藥0.2ml(10mg/ml)/支為單位出售,市場單價在8000元左右,一支可以用于四次注射。一般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收費為一人6800元(無論單雙眼)以此價格計算,第一年患者至少要花費40800元,而后每年維持費用要27000元。該藥不在醫保范圍內,需患者全額個人支付。患者家庭幾乎無法承擔。
因此王波建議衛生部與社保等有關部門,對類似疾病的治療進行研究解決。一是將此類多發、危害大疾病納入醫保范圍。二是將無其它藥品替代的臨床治療必須藥品納入醫保。三是國家對有自主創新的藥品加大研制投入,對關系到民生的重大藥品采取企業、科研院所研制,費用國家買單。鼓勵創新并降低藥品價格。(文章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中國工業報 發布時間: 2016年3月3日 中國工業報記者 由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