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由慶祝
值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即將在青島召開之際,烏茲別克斯坦權威媒體人民言論報、東方真理報和今日烏茲別克斯坦對中烏兩國能源合作的標桿項目——安格連電廠一期項目進行了報道,稱該項目是中烏兩國產能合作的典范工程。
《今日烏茲別克斯坦》在報道中表示,安格連項目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個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也是哈電集團國際公司進入烏茲別克斯坦電力市場的第一個項目,展示了中烏兩國合作紐帶的“一帶一路”劃時代倡議的重要性和富有成效的合作。
《烏茲比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在報道中說,安格連項目的獨特之處在于首次使用了燃燒高灰分煤獲得電力的方法,這些劣質煤在安格連地區堆積如山。新發電機組全負荷的啟動運行不僅可以通過減少大量煤礦尾礦的堆積來改善生態環境,實際上還可以使現有機組的功率翻一番。這就消除了國家大型工業基地塔什干地區電力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在安格連工業園區的幾十個耗能生產企業的電力短缺的問題。
《烏茲比克斯坦東方真理報》在報道中強調,中國是對烏茲比克斯坦經濟領域投資的大國之一。這個工程的順利移交,對中烏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介紹,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地區人口第一大國、上合組織重要成員國和創始國之一。近年來,中烏兩國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不斷深化,更加鞏固了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基礎。烏茲別克斯坦電力基礎設施的發展,引起了哈電集團高度重視,并重點加強了對烏茲別克斯坦電力市場的開發。
2012年9月26日,哈電集團國際公司與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能源公司簽訂了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電廠一期1X150MW燃煤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該項目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優惠貸款項目,也是哈電集團“一帶一路”標志性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三大主機都來自于哈電集團,大部分輔機設備也是中國制造,主要參建單位也都為中國公司,是典型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建造”項目。
2013年9月9日,中、烏雙方正式簽署項目信貸協議。2013年12月31日,安格連項目正式生效計時,合同工期36個月,質保期2年。2014年5月23日,安格連項目舉行開挖儀式,項目正式破土動工。2016年8月21日,機組首次成功并網發電。2016年9月22日,成功實現機組滿負荷運行,提前合同工期100天發電。2016年10月16日,烏方業主提前頒發項目預接收證書,確認安格連項目正式進入質保期運行,質保期至2018年10月16日。
2016年9月,烏茲別克斯坦新任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先生視察安格連電廠新建機組后,給予哈電高度評價,對機組運行指標和工程質量非常滿意。安格連項目機組成功發電正值烏茲別克斯坦獨立25周年,成為了烏茲別克斯坦獨立25周年的獻禮工程。
從質保期開始至2018年5月,安格連項目已歷時19個月,機組運行平穩高效。截至目前,項目已累計發電約15億度,供熱抽汽量155000噸,為當地居民用電和用熱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同時也為烏茲別克斯坦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當地其他電廠紛紛停機檢修的情況下,安格連項目機組按照烏茲電網調度要求,一直處于滿負荷穩定運行狀態,保障了電網的穩定和高峰期用電需求,這也充分證明了“哈電制造”機組的高性能和高品質。
據悉,安格連項目的成功實施,打造了“中國制造”和“中國建造”的品牌形象,完美詮釋了“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
原文刊載于《中國工業報》2018年6月7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