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中國式現代化時代脈搏 賦能可持續發展綠色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是將生態文明價值融入到全局發展過程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的戰略高度,賦予當代中國現代化實踐奮進新時代重大意義。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專章形式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植入綠色基因,必須主動夯實公司發展的產業結構升級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這場可能影響全世界人民福祉的根本性變革中,綠色發展成為當下產業變革的核心,也讓中國企業有了新一輪提質增效的機會。當前,重裝公司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最新部署,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系統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形勢,結合集團公司“三個系統”優化產業布局,“三商”發展定位以及“三步走”的工作安排,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加強產業布局和體系建設,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植入綠色基因,必須主動夯實公司發展的數字化轉型基礎。“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綠色智慧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綠色化轉型需要堅實的數字化技術做支撐,同時也將催生新興的綠色化和數字化融合。重裝公司作為純粹裝備制造企業,充分運用數字化轉型發展思維是重構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自2017年起,重裝公司推進整體信息化建設,圍繞核電制造企業特點,構建了以項目執行為核心的信息化平臺,開展了企業上“云”,啟動了數字化車間建設。基于在數字技術的積累,目前,重裝公司正積極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契機,結合公司實際,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植入綠色基因,必須主動夯實公司發展的創新驅動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重裝公司始終堅持以設備制造為根本,做強做精核電和核動力主導產業,打造核電主流產品技術品牌。無論是在艱難的創業初期,還是已初具規模的現在,始終不斷加大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的制度與組織管理,吸引優秀人才,不斷激發科技與創新力量。目前,重裝公司已成熟掌握了二代,二代加,三代“華龍一號”、AP1000、CAP1400,四代高溫氣冷堆等多種技術路線、多種核電設備以及多種船舶核動力主設備制造技術。今后一段時期,重裝公司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把建立和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作為提升科技實力的重點工作,扎實推進產品攻關和優化,力爭實現產品高端化、品牌化。
立足能源稟賦,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重裝大有可為。沿著中國式現代化之路,重裝公司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胸懷“國之大者”,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哈電集團評論員 王守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