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電集團汽輪機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以價值創造為關鍵抓手,圍繞“七個聚焦”,錨定“五個價值”,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榮獲2023年“雙百企業”標桿第44名,截至2024年8月底,公司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8.7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78%;正式合同簽約額同比增長9.53%,“一利五率”指標體系持續向好,運營質量不斷提升。
一、堅持效益效率優先,突出目標引領,更高質量創造企業經濟價值
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是價值創造的本質要求。一是以高質量運營體系引導價值創造。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和全面預算資源配置作用,樹牢“一切成本均可控”理念,相繼制定實施提質增效、降低資產負債率、“兩金”壓降工作方案,全力提升“一利五率”經營指標體系。二是以高標準供應鏈體系驅動價值創造。開展供應鏈建設專項提升,2024年至今共引入外部供方194家,清理整頓供方57家。召開供應商大會,不斷夯實供應鏈能力,提升產業鏈韌性。三是以現代治理體系支撐價值創造。聚焦董事會規范高效運行,修訂《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治理主體權責匯總清單》等系列制度文件,打造科學高效現代新國企。

二、堅持改革創新驅動,突出激發動力活力,更高效率提升企業內涵價值
改革創新驅動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最大動能。一是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深化提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推進改革,堅持自上而下、分步實施,統籌推進各階段任務。優化“雙百行動”改革臺賬,確保2024年底完成85%以上任務。連續2年開展改革培訓,提升改革意識。二是以更大決心加強科技創新布局。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聚焦“1025”專項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依托“揭榜掛帥”推進技術自主化。國能舟山2X660MW二次再熱機組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半轉速核電汽輪機2000mm末級長葉片”等3項成果列入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品手冊(2023年版);《1000MW超超臨界空冷汽輪機研發及應用》榮獲2024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自主設計制造的世界首臺145MW高效超臨界汽輪機-中冶南方都市環保盛隆項目成功投運,入選《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品手冊》高端裝備。三是以更高的質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解決多級空氣透平、壓縮氣體儲能、智能運維服務等戰新產業研發需求,高水平建成國家級發電設備研究中心研發基地,引領和帶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四是以更實舉措實施新時代人才強企戰略。全力實施“人才發展雙10條”。啟動高技能人才吸納工作,在完成首批吸納7人的基礎上,制定《優秀高技能人才吸納管理辦法》。制定《2024年薪酬改革工作方案》,完善“底薪+提成”、實物量考核、對賭等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


三、堅持履行使命責任,突出優布局調結構,更大格局發揮企業戰略價值
服務重大戰略任務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價值。一是舉旗定向,樹牢“一盤棋”戰略格局。制定《做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意見》,明確產品類別和2024-2025年營收目標。二是匯智聚力、繪制藍圖。集聚院士、行業專家召開公司戰略專家委員會,為企業戰略轉型發展問診把脈,全面總結“十四五”戰略轉型成效,謀篇布局“十五五”戰略規劃。三是堅持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推進精益管理。以“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為目標,將精益管理滲透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成本管理等全流程全鏈條,推動企業管理持續邁向精益化。


四、堅持共建共享理念,突出示范引領帶動,更可持續彰顯企業社會價值
社會價值是實現企業整體性價值的關鍵所在。汽輪機公司立足裝備制造優勢,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全面啟動2個數字化車間、1條數字化生產線、6個數字化單元建設。實施“揭榜掛帥”項目(一期)。中小螺栓和葉片數字化產線投產,設備數據采集分析系統覆蓋主要設備,部套焊接自動化,檢驗設備數字化。獲評數字化示范車間。基于精益數字化的核電汽輪機關鍵零部件制造全過程控制流程項目獲得2024年全國核電工程建設“五新”成果。公司“產線柔性配置”、“工藝動態優化”等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公司“重型汽輪機裝備加工裝配數字化車間”入選2024年黑龍江省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葉片及螺栓產線方面,操作人員對比建設前降低了60%以上。同時全力打造哈汽品牌。認真貫徹《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顧客為中心,提升品牌形象和滿意度。推行“AIP全員改善提案”和質量革命方案。合作建設示范電站,提高用戶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