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量:
發布時間:2020-05-20
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常委,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在接受中新網的專訪時指出,要辯證看待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煤炭資源,要通過人類的技術進步來解決碰到的能源問題,不能一“棄”了之。同時他指出,要避免制造業“脫實向虛”,積極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將世界市場變為中國市場的一部分。
原標題:辯證看待煤炭資源 不能一“棄"了之
斯澤夫談到,中國是一個“缺油、少氣、多煤”的國家,資源的稟賦在這,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要為煤炭說句話,說句公道話,煤炭企業為中國的能源做了大量的工作,當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問題仍然是無止境的,還要不斷地去發展它。
當前,中國的能源道路正在尋求轉型,向著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方向發展。在談到國有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作用話題時,斯澤夫認為,中國的國企在這次疫情當中表現突出,起到了“定心”的作用。
中國的經濟在困難的時候,國有企業首先站出來,復工復產也是這部分企業;第二個它的帶動作用很大,由于它要復工復產,它的分包商、它的供應商也必須得跟上,否則供應鏈不完整它也沒有辦法復工復產,所以它的帶動作用很大。
作為來自黑龍江企業的全國政協委員,這次全國兩會斯澤夫同時在關注東北營商環境的問題。斯澤夫坦言,東北營商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既有歷史原因,也有自然環境的因素?!?/span>像黑龍江哈爾濱一年有半年的時間要供暖,這樣的話整體制造成本就要相對高一些,這也是自然環境因素。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國家應該在有關政策上給予支持,也鼓勵企業到東北去發展?!?/span>
斯澤夫說,隨著當地政府大力改善營商環境,東北已經成為投資的“熱土”。他表示歡迎更多的企業來到當地投資,促進東北經濟振興發展。
原標題:制造業有“脫實向虛”傾向 不利于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