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量:
發布時間:2020-12-29
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融資租賃公司、進軍海外中高端電力市場、上線“互聯網+服務”電站服務平臺……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持續探索內涵發展與多元拓展相結合的實踐,哈電集團不斷雕琢創新能力更強、產業格局更優、商業模式更新的轉型發展之路。
創新驅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五年來,哈電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全面梳理“卡脖子”清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傳統產業升級、核電、新產業等領域深入挖潛,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2020年9月9日,哈電集團研制的首臺白鶴灘百萬千瓦機組轉子吊裝成功。
2020年9月9日,在川滇交界金沙江下游的險峻之處,白鶴灘水電站右岸世界首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吊裝成功。一年之后,白鶴灘水電站將向長江經濟帶源源不斷輸入“中國能量”。采用長短葉片相結合的獨特轉輪結構破譯“轉輪綜合效能最優“的極限密碼、攻克水輪機關鍵核心部套導水機構的加工難題……白鶴灘水電站成為哈電集團在世界水電”無人區“的又一精品工程。電機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平安自豪地說,“總包方原本的要求已經是高于行業標準的0.4毫米,哈電集團最終實現了0.15毫米的超精水準。”對此,三峽機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胡偉明也贊譽有加,“哈電集團承擔研發制造的右岸機組應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運行安全、穩定、可靠。”
借助國家一個個大布局、大戰略、大規劃,哈電集團不斷探索和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思路,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技術進步和新產業開發,收獲著轉型的成果。
2015年,世界上熱容量最大、系統最完善、控制最先進、最接近工程實際的高效清潔煤燃燒試驗平臺落戶哈電集團。實驗室以“開展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研究,滿足我國能源裝備的重大需求和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發展需要”為總體定位,開展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其中,準東煤燃用的世界性難題也在此解開。2019年,由哈電集團提供三大主機設備的全燃用準東煤新疆信友奇臺電廠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準東煤摻燒比例最高達95%,成為目前世界上摻燒準東煤比例最高的機組,保持了該項技術世界領先;同年,準東特變五彩灣北一電廠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鍋爐、中煤五彩灣北二電廠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相繼投入商業運行……喚醒了新疆千億噸大煤田。
2019年12月,國內首臺100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π型鍋爐大唐雷州電廠1號機組成功投運,“比常規一次再熱機組,效率提高約2%,二氧化碳減排3.6%。”再次鞏固了哈電集團二次再熱領域的優異成績。
2020年3月30日,哈電集團順利完成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K3機組第3臺主泵驗收交付啟運工作。
2020年3月,由哈電集團設計制造的華龍一號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K3機組最后一臺主泵順利完成驗收并交付起運,該工程2臺機組(K2/K3)共計6臺主泵全部按照合同如期交貨,實現全國產化設計制造。哈電集團深耕核心技術,在國家品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五年光陰,只爭朝夕。哈電集團累計投入研發費用54.91億元,完成課題1276項,開發新產品522項,獲得科技成果獎勵110項。不斷孕育的研發成果,見證著央企“國家隊”的科研實力:萊蕪二次再熱機組獲得亞洲電力獎年度燃煤發電項目金獎,《燃用準東煤超(超)臨界鍋爐研制及工程應用示范》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實驗快堆》《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某電磁發射系統研制》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這些技術創新的高光時刻,寫就哈電集團科技賦能、轉型升級的關鍵注腳——從三峽、溪洛渡,到向家壩、白鶴灘,一個個精品工程成為哈電集團馳戰大型水電市場的優秀代表作。從萊蕪電廠100萬千瓦二次再熱機組,成為世界綠色煤電標桿示范機組的制造者;到國家首個生物質耦合發電示范項目大唐長山工程,成為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領域的“領跑者”;再到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深能環保垃圾發電廠,助力破解垃圾“圍城”的“推動者”……哈電集團不斷釋放的科技創新活力正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引擎。
2020年6月10日,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的哈電融資租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在天津港保稅區正式揭牌。
2020年6月10日,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的哈電融資租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在天津港保稅區正式揭牌。短短6個月里,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建立內部協作機制和市場化同業合作機制,積極拓展客戶市場,密切跟蹤項目信息,已實現業務投放超過1.5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3億元。“過去,集團金融服務板塊相對單一。而今,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融資租賃業務,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我們開辟了一條產融結合、服務實體的新路。“融資租賃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融資租賃業務將成為集團做強主業的新支撐,創新機制的新平臺,擴大交流的新窗口,培育競爭的新優勢。
思路決定出路,發散戰略投資眼光、優化資源配置,哈電集團不斷探路產業鏈上下游領域,在市場開發中“左右逢源”。
2020年12月12日16時12分,哈電集團撫遠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一次并網發電成功。
2019年,哈電集團簽訂生物質發電領域的首個投資項目——撫遠市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這是黑龍江省2019年度“百大項目”之一。
2020年3月,哈電集團簽署山東聊城燃煤熱電聯產項目,不僅提供三大主機設備,還擁有新鳳祥集團旗下的聊城祥光發電公司部分股權,開啟了央企、省企、民企合作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20年4月,憑借地理與技術的雙重優勢,哈電集團積極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與俄羅斯新工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新加坡天狼星公司在俄羅斯注冊成立了“俄中電力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國制造深入開拓俄羅斯電力改造市場搭建了平臺。
前不久,哈電集團攜手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與山東保利協鑫環亞國際能源有限公司簽訂煙臺港西港區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接收站工程EPC總承包合同,發力油氣能源領域。
跨越半個地球,來到“香蕉之國”厄瓜多爾,同樣可以看到“哈電制造”。疫情期間,美納斯大型水電項目工地,每天都在拔節生長,當地時間6月2日,項目土建工程實現最終移交。
從國內到國際,從傳統市場到中高端市場,從單一工程總承包到以“投融資模式+總承包”組合,哈電集團深耕細作,步伐穩健,游刃有余。借“一帶一路”東風,哈電集團充分發揮央企主力軍作用,加速從市場開發國際化向運營模式、服務標準國際化同步轉型。2016年,哈電集團簽訂了集中國投資、中國融資、中國總包、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于一身的迪拜哈斯彥4臺60萬千瓦清潔燃煤電站BOO項目的EPC總承包合同。這是哈電集團進入中東市場的首個EPC(項目總承包,又名“交鑰匙工程”)+BOO(建造-擁有-運營)項目,實現了哈電集團在海外市場中由總承包領域向投資領域的延伸和跨越。
五年來,哈電集團不斷落實“三步走”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以“借船出海”和“自駕出海”為雙輪驅動,相繼簽訂了巴基斯坦必凱1180兆瓦聯合循環電站項目長期運行維護合同和巴基斯坦賈姆肖羅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及5年運行維護合同,進一步擴大了企業在世界電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三五”期間,哈電集團著力開展信息化建設,打造智能化服務戰略布局,將服務產業作為企業未來發展中一個戰略產業、支柱產業,先后開展了遠程智能運維診斷系統工程應用、服務平臺板塊及數字化車間建設等工作,實現了電站服務產業個性化、專業化、高效化發展。
遠程運維,足不出戶即可“尋醫問診”。
2019年11月8日,哈電集團在北京舉行電站服務產業推介暨電站服務平臺上線發布會,開始了“一站式”服務之旅。
如同醫療專家遠程會診一樣,哈電集團發電設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對電站機組運行狀態的遠程運維服務,并迅速、準確地得到最優運維方案。
2019年,中國水電之母——豐滿水電站成為首批體驗該系統的客戶之一。“系統數據分析準確,智能診斷結果與機組實際運行狀況吻合,系統匯總的故障處理措施符合豐滿機組的維護要求。智能診斷服務及決策支持的能力達到了預期效果。”松花江水力發電有限公司豐滿大壩重建工程建設局認為,該系統具有工程實用價值。
哈電集團早在2010年便著手探索遠程運維領域,目前,已成為國內首家從事發電設備遠程智能診斷服務業務的大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集團自主研發成果“發電設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已成功應用在三峽、向家壩、溪洛渡、豐滿4個電站24臺巨型水電機組上。未來,豐寧、荒溝、雅礱江等電站也將陸續裝備該系統,開啟電站運維檢修系統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狀態檢修”新時代。
電站服務,全力打造行業內的“淘寶”“京東”。
2019年,以“一攬子”“一站式”“一輩子”“全方位”服務為導向的哈電集團電站服務平臺正式亮相,為客戶提供互聯互通、高效精準、全面系統的服務,實現“互聯網+服務”新發展。服務上線不久,元寶山電廠設備停機檢修,急需一系列檢修服務。“真的非常便捷,從安裝到調試全部解決,相當于小交鑰匙工程,一站式解決了供貨、安裝及運行調試的所有問題。”電站服務平臺首家注冊用戶——國家能源集團元寶山電廠對電站服務包贊不絕口。
2019年底,大唐國際潮州電廠機組因推力軸承溫度高導致機組無法正常運行,哈電集團立即組織專家團隊商討、研判,制定詳細的排查方案……一套服務“組合拳”下來,機組順利實現再次啟動。大唐潮州電廠給予哈電集團“五星好評”,“沒想到不到2個小時,哈電就受理了我們提出的問題,在兩個工作日內就給出了具體的排查方案。”
目前,哈電集團電站服務平臺“備件與服務”板塊中已累計推出專業服務包近200項,幾乎囊括鍋爐、電機、汽輪機部件的檢查、修復、更換等所有服務類型。今年年初,平臺通過與“國能e購”“大唐電商2.0”合作,優化備品備件鋪貨樣本,該板塊實現備件鋪貨量突破10400種。正如“淘寶”“京東”,客戶一鍵下單,設備、服務即刻上門。目前,哈電集團已與五大電力集團及其它電力集團成功締結了多個長期戰略采購協議,線上商務訂貨額突破1.4億元。
傳統制造,注入信息化基因換新顏。
哈電集團佳電股份首個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在佳電股份公司,一列列機器整齊擺放轟鳴作業、一個個數控屏幕顯示實時信息、一支支機械手臂無縫轉換生產……這是公司投資近4000萬元建成的機座加工智能化車間。“引進了由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馬扎克公司生產的FMS機座加工線,可在258種規格電機機座之間無縫轉換生產,生產質量大幅提升,精度比傳統工藝提高2-3倍,所需人員數量則減少80%。”佳電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清勇告訴我們,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要為傳統生產管理方式注入信息化的基因。
“職工的精氣神回來了!”佳電股份在改造升級過程中能夠理性投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完全沒有因為資金問題受到影響,讓職工嘗到了轉型的甜頭。
多年來,哈電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穩中有進,進中求變,用新發展理念鋪就轉型發展之路,向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不斷邁進。而今,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望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勾畫的藍圖愿景,哈電集團有能力、有信心繼續跑好“十四五”這一程。